城市引才专家
400-119-8090
趋势洞察
当前位置: 首页 > 趋势洞察

威海:让博士后引得来留得下干得成

       “我们的海洋生物资源有效成分提纯及高值化利用综合技术项目是国内首创,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并且一直在寻找转化落地的机会。”近日,在威海市首届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决赛上,山东大学助理研究员潘盼盼带来的参赛项目与威海企业“牵手”成功,双方将聚焦宠物市场、科研市场,把贝壳变废为宝。

  本届大赛征集到参赛项目110个,涵盖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与大健康等七大产业集群及十条产业链,搭建起高层次人才和产业之间的对接平台,激发了博士后创新创业活力,推动一批科研潜力大、转化能力强的博士后项目在威海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近年来,威海市博士后工作取得长足发展,博士后政策体系更加完善,资金资助更加有力,博士后设站单位以用为本的科研导向更加鲜明,博士后引进实现从柔性使用向精准引留转变,博士后科研实现从常态科研向攻克技术难题、创新应用转化、培植核心竞争力转变。全市累计进站博士后达195人,特别是2018年威海市博士后资金扶持政策出台以来,全市新增博士后125人,新增人数为前15年的1.8倍,博士后在站率100%,留威人数达35人,位居全省前列。创新成立了博士后创新创业服务联盟,成员单位由最初的30余家扩大至现在的100家,为校企合作、博士后科研提供了有力支撑。经过20多年的创新发展,威海市建成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家、分站5家、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29家。

  今年年初,威海市开展“千名博士进企业”行动,面向海内外发布“2022年度威海市博士后人才岗位需求”,收获了不少优质成果,此次参赛的山东大学副教授刘晨就是其中之一。

  刘晨挂帅威海栖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担任企业科技副总,其参赛项目——矿石成分分析系统的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已经拿到了6000万元的意向订单。“在政府牵线下,我的科研成果真正走出实验室,为社会作出贡献,我也会尽自己所能,去引领、号召更多的优秀博士后来威海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刘晨说。

  聚焦人才需求,威海市用一揽子政策扶持创新创业精英。“对大赛中脱颖而出的好项目,除了丰厚的奖金,我们还直接颁发‘威海英才卡’,提供30项绿色通道服务。”威海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对创业项目,将根据人才意向协助项目落地,并在用地使用、用房补助、项目投资、政府基金等方面提供支持,厚植创新创业沃土。来源:大众日报


相关推荐

  • 09
    2020-11

    关于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68

    【通知】关于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68批面上资助拟资助人员名单进行公示的通知中博基字〔2020〕15号各博士后设站单位:根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规定》,现将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68批面上资助北京大学赵进等3764位拟资助人员名单予以公示。公示期为...
  • 18
    2020-11

    关于举办2020年“基于大数据

    关于举办2020年“基于大数据的人事人才工作机制创新” 全国博士后学术交流活动的通知根据《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关于印发2020年全国博士后学术交流计划的通知》(博管办〔2020〕27号),为更好地引导和推动全国博士后人员在人才大数据研究领域的研究和...
  • 04
    2020-12

    电子科技大学刘盛纲院士课题组2

    电子科技大学刘盛纲院士课题组2020年12月招聘博士后一、团队介绍刘盛纲,男,院士。一直在电子信息科学领域致力于基础研究,做出了大量原创性、奠基性的工作,引领国际国内本领域的发展。他在微波电子学、高能电子学以及太赫兹科学技术等方向取得了很多重要成果,...